2007年1月30日星期二

[转]泠然天韵难再得--帕赫贝尔的卡农

泠然天韵难再得--帕赫贝尔的卡农


约翰·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 这个名字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有点生疏,. 我知道他完全因为一个巧合. 简单点说, 他是一个德国人--生于1653年9月1日, 其一生微染悲色, 比如说其发妻和幼子在1683年的时候死于一场瘟疫(不过他次年再度结婚, 还生了7个孩子. 其中两个后来成为了音乐家, 一个从事音乐制作, 还有一个是画家). 他本人又在1692年为了躲避战祸而逃离了斯图加特. 1695回到纽伦堡定居担任圣泽巴尔德教堂的管风琴师1706年3月3日殁于故土.

他一生辗转, 做过很多地方的管风琴师, 在1678年他在爱尔福德担任管风琴师的时候收了一个叫约翰·克利斯多夫·巴赫的学生, 而这个学生恰恰就是后来的大名鼎鼎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哥哥. 所以很容易大家会把他和巴赫的创作联系起来. 不过这并非牵强附会. 毕竟帕赫贝尔当时是管风琴师中的翘楚, 中德学派之代表, 非常有自己的风格, 据说他是最早使用特定音阶和和声来代表特殊的情绪的人. 而J.S.巴赫也是所谓的北中南三派之集大成者, 如果对帕赫贝尔视而不见反倒有些奇怪了.
  
帕赫贝尔一生主要精力都用于创作适于教堂演奏的宗教音乐, 而其中的大多数已几乎被遗忘殆尽了. 反而是一首小巧的本来可能是为家庭娱乐而作的“D大调卡农“流传益广. 在帕赫贝尔这个名字早已消黯的今天, 它的旋律却变得人人耳熟能详, 倒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其实这个曲子的原名是“D大调卡农和吉格“(Kanon und Gigue für drei Violinen und Basso Continuo D-Dur), 作曲年代一般猜测为1680年前后, 起初是为三把小提琴和数字低音乐器(一般是大提琴)而作的一个小品. 而现在能找到的版本则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卡农(英文是canon), 既和加农炮无关也和日本那家佳能公司无关. 卡农就是一种复调写作技法, 和赋格啊什么的类似. 拉丁语原意是“规则,规律“, 即各个声部有规律地互相模仿. 正统的卡农包括倒置(相对前面音程的转位高音和低音变调的变化), 逆行(后面的音程是前面的音程逆向演奏), 增音(以通常音符两倍的时间来重复主旋律), 减音(把音符紧缩为原始时值的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重复主题的方法). 其实卡农作为一种技法是很常见的, 比如<保卫黄河>中的那段轮唱, 或是贝五的第一乐章. 而吉格则是一种民间舞蹈, 大概如同快步舞. 比较流行于爱尔兰和苏格兰. 不过现在吉格那部分很少能听到了.

回过头来说, 这首曲子和它的主人一样默默沉睡了几百年. 直到1974年, RCA发行了一张LP, 收录了佩亚室内管弦乐团演绎的帕赫贝尔的卡农和法实的小号协奏曲. 自此后此曲时来运转, 各家争着录制发行自己的版本, 并造就了一个保罗-福塞尔式的恶俗的典范. (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也是福塞尔心目中恶俗音乐中当仁不让的头面人物.)到了1991年, RCA就可以推出一款名曰:帕赫贝尔金曲精选的合集CD了, 光那个卡农就有8个不同版本.

是的, 像这样的一夜之间成为大红大紫的作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值得好好关注一下. 回到我最初提到的和帕赫贝尔的那次邂逅, 就是我一个朋友向我询问他的手机铃声的旋律到底属于哪个作曲家. 帕赫贝尔的卡农就是这种情况的范例: 某些古典音乐曲目在平常喜爱流行歌曲的人群中忽得激赏, 大受欢迎. 通常这种现象得益于在电影中的借用, 例如2003年的<冷山>就把一支不太出名的竖琴演奏的宗教音乐捧红了. 而<凡夫俗子>(1980),<新娘的父亲>(1991),<我的野蛮女友>(2001)这些影片中对卡农的多次使用无疑是起到了大大的推广作用. 不过中间全智贤在大厅里用钢琴弹奏的那一段确切点说是乔治-温斯顿的改编曲“帕赫贝尔卡农变奏曲“, 到了最后车太贤追赶地铁的那段才更接近本真面目. 另外, 在流行歌曲中, 这个卡农的和声进行和那段美妙的旋律也是一用再用, 比如1991年农场乐队的“今夕齐聚“, 1996年蓝调旅行者的精选集“钩子“,1997年库里奥的单曲“当你到那儿说再见“中,和1999年维C乐队的“毕业(永远是朋友)“中,(据说S.H.E.的<幸福留言>中也有) 更有甚者, 在1997年的卡通片<新世纪福音战士>(EVA)中, 莫名其妙地插入了一段, 四个主要人物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用两把小提琴, 一把中提琴和一个大提琴来演奏这个卡农, 其中碇真嗣依旧拉他的大提琴, 所有人居然也是有板有眼, 款款深情. 使得看惯了杀伐和吵闹的Fans们(以很少听古典音乐的中学生为主)突然耳朵一亮, 更加钦佩起庵野秀明的精巧构思了. 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统计说它有700多个版本. 但事实上这个曲子借用最多的场合是--婚礼, 尤其在美国.

  该曲的结构很简单, 我听的几个版本都是很接近本真的, 最喜欢的就是1966年卡拉扬指棒柏林爱乐录制的版本. 卡农部分长度只有区区57个小节. 主题就是那个出了名的顽固型通奏低音, 也就是最早大提琴独自奏出的那8个四分音符, (卡拉扬版因为是整个乐团演奏所以开始好像还有大键琴来陪伴大提琴)更有趣的是这8个音符从头到尾演奏了28遍居然丝毫没有变化(不知为什么有人说是18遍, 最夸张的一位说是54遍), 因此有人对大提琴手深表同情, 把这个大提琴声部称为有史以来最可怕的乏味. 而第三个小节(这个曲子的单位时间其实是两小节)第一小提琴对之进行了模仿, 然后其余两把小提琴在后面的四个小节中逐个加入. 开头是这样的:
Violino I := A+ A* B+ B*C C…………

Violino II := = = = =A+A*B+B*…………

Violino III := = = = == = =A+A*B+B*……

Basso ||||| :A A A A A A A A……

由完全的重复到各种变奏, 节奏和音强上产生了非凡的变化, 不过处处却依然忠于对位法法则. 正如老杜的“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一般, 看似自然如行云流水, 实则严守格律和对仗, 这也是作者功力深处, 才能于拘谨的环境中闪转腾挪, 自得天地. |卡农|卡农钢琴曲|卡农摇滚版|卡农吉他谱|卡农钢琴谱|Canon|Pachelbel's卡农|卡农曲谱下载|卡农电吉他版|卡农故事|卡农曲谱下载;{9ukN6k-A9A{
  若从整体上讲, 我凭耳朵可以把它分成这样:
  第一部分
  第一主题(1-4小节), 次主题a(5-6小节), 第一主题a(7-10小节),次主题(11-14小节)
  第二部分
过渡(15-18小节)第二主题(19-22小节)第二主题a(23-26小节)第二主题b(27-34小节)第二主题c(35-38小节)
  第三主题(39-42小节)第三主题a(42-46小节)第三主题b(47-50小节)第一主题b(51-52小节)次主题b(53-56小节)尾声(57小节)

  而和声序列包括D大调(主音),A大调(属音), b小调(平行主音), F# 小调(平行属音), G大调(次属音), D大调(主音), e小调(平行次属音),A大调(属音). 因此, D大调音阶中所有的调性都至少出现了一次. 整曲节奏一反卡拉扬的快速和对比, 大概只有每分钟45拍, 然而那种由处处滑奏的音符合成的悠扬婉转的情致, 却似乎必须是这份带着一点闲适的节奏方可表现. 而且这种古乐最好是平易清淡的, 华丽夸张的演绎反而现代感太浓. 不过卡拉扬积习难改, 他的一点点习惯力量就足以把这个卡农擦亮. 幸好还不算过分. 一般而言现在通常见到的版本并非用帕赫贝尔的原谱而是用研究巴洛克音乐的学者麦克斯·塞福尔德所改编的谱子. 虽然听起来并没有缺憾, 但是还是对原谱的庐山面目感到十分好奇. 此外, 莫扎特还就此写过改编卡农, 变化更简单, 节奏更慢. 演奏长度将近30分钟. 听说效果也不错.

顺便聊聊保罗·福塞尔为什么把它归入the BAD(恶俗). 福塞尔的这本书不仅刺痛了许多人, 而且从本身来讲, 相对于前一本(格调), 更多了一种哗众取宠的姿态. 不过里面还是有许多可以发人深省的地方. 他的论调是:“音乐,不管什么音乐,只要它受贫弱大脑(这个词可真是犀利--霍乱注)的欢迎,只要它随时愿意为它的商业操纵者们效劳,那么你所听到的一切音乐,至少你漫不经心地听到的一切音乐,就都属于糟糕的之列. 然而,一旦它变得装腔作势,就像其他东西一样,要求被当作“艺术”看待,要求人们表示敬意,这时它就成长为恶俗了...... 在音乐中,空洞无物就是恶俗.““一件不能取得任何进展的音乐作品就是糟糕的,而一件不能取得任何进展却装作是珍贵和有价值的甚至是神圣的音乐,像“D大调帕赫贝尔的卡农”,它就是恶俗的. 恶俗的音乐总是借助于机械手段来使它有什么进展, 如肤浅的调高音量, 用来擦亮和掩饰每一次重复, 或纯粹的节奏与响亮度的加强. 这么做比创造容易多了.“ 虽说他看起来很有道理, 但我还是觉得某处存在着漏洞. 他似乎是赋格和卡农技巧的死敌, 而且对变奏曲也抱不信任的态度. 喜剧演员鲍勃·帕拉翁尼安(就是他,楞说卡农的顽固主题出现54遍)就认为帕赫贝尔的卡农应当归入流行音乐之中. 如果无所谓它是否珍贵神圣或是否古典音乐, 那么它还是恶俗吗? 它作为一个不经意的小品, 最多是写得不好. 而且有些练习曲的意味. 它的价值, 也许仅仅就是给予大家官感愉悦. 到达这一步, 就已经有了相当的审美价值. 而要给音乐加上思想的作法, 看来倒像是误入歧途, 因为贝多芬之前, 包括莫扎特, 都很少有要把特定的思想写入旋律的. 更多的是抒发个人情感或描摹景色, 还有不少是追求形式和技巧上的完善. 卡农的轻快自然, 本来就是一种轻松舒适的情绪的表现. 至少在它诞生的时候, 一切还都无可非议.

   版本推荐:

   1.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版. DG公司出品. 此张CD上另有阿尔比诺尼的(这个东东向来和帕赫贝尔的卡农并称), 巴赫的<咏叹调>, 莫扎特的等, 企鹅评价三星.

任何时候Archiv的古乐都是值得信赖的.
74年RCA那张据说也是非常好的版本, 节奏超慢, 而且有着明显的拨弦. 不过我没有见到过. 其余各种版本, 在网络上难以枚举.

帕赫贝尔其他作品还包括:
巴洛克管弦乐作品

管风琴作品
D大调卡农和吉格
D大调圣母颂歌
恰空舞曲
  
1.鲍勃·帕拉翁尼安对卡农的评论(搞笑用)
“帕赫贝尔的卡农的大提琴声部大概是有史以来最乏味的. 8个四分之一音符重复了54次-- 我数了一遍, 反正也没事可干. --我讨厌这一段. 小提琴部有可爱的旋律. 第二小提琴也是. 中提琴也是, 不过不该有. 大提琴手, 一共只有8个音符. 你想知道为什么吗? 我倒是猜出来了. 我想, 帕赫贝尔曾经和某个大提琴手约会过, 不过对方使他很不满意, 于是他就给那个乐手他能想出来的最烂的东西演奏. 你也知道, 我不会为次约会怀恨在心, 不过对帕赫贝尔来说就不一样了......他死了三百年后却突然到处窜红了......“

帕赫贝尔1653年9月1日出生于德国的纽伦堡(Nuremberg). 自幼好学, 在学校的时候他有两个音乐教师(Schwemmer和???),一个教基本知识, 另一个教演奏和作曲. 1669年进入阿尔特多夫(Altdorf)的一所学校接受音乐教育, 但因支付不起学费, 次年转入雷根斯堡(Regensburg)的一所学校. 1673年担任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的助理管风琴师. 是克尔(Kerll)的助手和学生. 4年后他成为萨格斯-埃森纳赫公爵的宫廷管风琴师. 他工作太繁忙, 一年之后就带着一纸向前任雇主讨来的介绍信离开了, 介绍信上说他是一个“少见的完美的鉴赏家“. 随即帕赫贝尔成为爱尔福特(Erfurt)新教教堂的管风琴师, 并一干就是12年. 在这里教授了 J.C.巴赫. 其发妻1683年殁于瘟疫, 不过一年之后他再婚并生了7个孩子. 这个时期他过得比较舒心, 创作也日渐增多. 1690年, 他成为伍腾博格(Wurttemberg)的宫廷管风琴师. 2年之后, 法国入侵的威胁迫使他放弃了这个职位. 帕赫贝尔回到了故乡并担任圣泽巴尔德(St Sebald)教堂的管风琴师, 这里他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十年并写下了最重要的乐章. 一直到1706年3月3日逝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